论文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zhuchangling 坐标: 38253 目录:/bei/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语言简洁、形象,概括介绍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及帮助人们穿越沙漠的作用。本课的学习,即要抓住重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的描写、说明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引导感悟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理解作者“总——分”的写作方法和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上,掌握学习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1 、的认知特点。没有亲眼见过骆驼,对于“沙漠之舟”会有浓厚的兴趣。但关于骆驼的一般常识性知识的理解会有难度。教师要运用插图或影像资料、理解重点词语等方式,让在精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2 、在学习本课前已具有的学习能力。通过几年来和前几单元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和交流扫除文字障碍的能力,初步读懂课文的能力,整理好词佳句的能力。已经能边默读边批注,体会和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写批注笔记的方法。

教学目标:1 、学会11 个生字,区分同音字“趾”和“胝”,能联系句子理解“胼胝”、“驼峰”、“脂肪”等词语。2 、阅读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作为什么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3 、理解句子间和段落间的关系,学习“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抓住重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4 、通过修改资料,插入课文,丰富知识背景,提高写摘录笔记的能力、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1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2 、理解“沙漠之舟”称号的原因。1 / 4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沙漠有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沙漠之舟》。2 、看到课题你能知道什么?
(本文和沙漠有关,舟是小船的意思,这课写是是沙漠中的船……)3 、从课题看,你有什么疑问?


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沙漠之舟指的是谁?
)[ 点评:本文题目是《沙漠之舟》,从字面上是沙漠中的船。沙漠中怎么会有船呢?
让根据课题质疑,可以培养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快速略读课文,找出准确答案。[ 点评:带着简单的问题进行略读,体会略读的方法和特殊的作用。]

2 、生交流问题的答案:(“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由的学习需要引入课文。)1 、师:刚才,同学作通过略读课文,明白了“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那么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呢?
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课文第2 、3 、4 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2 、3 、4 自然段,边读边用符号画出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或写下自己的认识、疑惑。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 点评:提高默读的质量,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鼓励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能给自由发展的空间。](2)小组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首先交流的内容是互听读,检查、互助扫除生字障碍;然后是交流不理解的词;最后交流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点评: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3)请同学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抓住重点词语概括把称骆驼为“沙漠之舟”2 / 4(建议:为了加深对这种写法的认识,可以结合本册教材第四单元《手上的皮肤》一课的第四自然段再进行一次练习。)[ 点评:这种方法,能让发现这种构段方式的特点,再给出定义,减少学习语文知识的难度,而且体会到这种写法如何运用。]2 、请同学们结合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课后的资料适当修改后插入第一自然段中。

(了解本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写作特点之后,放手让修改课后的资料,只要修改合理,就要肯定。)3 、同学们不但在文中学到了关于“沙漠之舟”的很多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许多作者好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小练笔。4 / 4


(2)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读理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