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小数;使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了的学习兴趣,激发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4.培养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指导】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已有的“元、角、分、米和分米”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
”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小数的意义”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的思考
能力,让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认识小数
(1)…………………………………………………………….1课时认识小数
(2)…………………………………………………………….1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1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1课时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小数
(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认识小数(教材第91~92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的学习兴趣,激发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重点难点:
1.使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出示文具标价牌。师: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书包48元圆珠笔
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
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
0.15元小刀
1.5元(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标价牌)抱歉,获取内容失败请稍后新尝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