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xuzheng 坐标: 38786 目录:/ba/

奇妙的克隆课题奇妙的克隆课型新授执笔人教研组长审核签字级部审核时间第周第导学稿教师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进一步培养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教学难点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学指导【知识链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1、题目解读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2、走近作者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就任浙江大物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相关链接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什么东西可以克隆?
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这难道不奇妙吗?

5、课前准备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自主学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繁衍.(yǎn)胚.胎(pēi)B.蟾蜍..(chánchú)鳞.片(lín)C.两栖.(xī)相.安无事(xiàn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D.囊.虫(nánɡ)孵.化(fū)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B.一株草莓依靠沿地“爬走”的匍匋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C.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D.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


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依靠父母双方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4)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合作探究】⑴、读第一部分


4、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5、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6、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8、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9、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0、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11、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
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

12、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
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我们该如何做呢?
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3、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4、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15、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奇妙的克隆教学案1新人教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