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国培计划2017”优秀成果推荐表申报单位冯村初中申报人马艳成果名称《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实验改进成果类别校区学校个人√成果内容(包含成果概要、主要做法、创新举措、实施成效、典型经验、推广价值等。可以续页,2000字以内)成果概要:形成《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2.0主要做法:经过研课磨课,集体讨论,不断改进实验,形成教学设计2.0。
创新举措: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为让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改演示实验为实验,导入新课时,让向放有两钥匙糖的方形小水槽中注水,不搅拌,不晃动。等做完光在空气中,水中,果冻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后,让实践激光笔光线照射刚才配置的不均匀糖水,由于导课及前三个实验演示大约5分钟进行完,室温15℃左右,到做此实验时,糖水刚好形成下方浓度大,上方浓度小,做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沿曲线传播的实验效果较明显。
2.

冯村初中__马艳
实施成效:由于改演示实验为实验,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自己操作,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多,理解深入。典型经验:经过查阅大量资料,不断实践,总结出光在不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经验,水槽用方形小水槽,糖占到小水槽容积的三分之一,水加到水槽的三分之二处,室温15摄氏度左右,不搅拌,不晃动,5分钟后,实验成功率最高。推广价值:改为实验,积极性高,现象明显,实验成本下降,感受不均匀糖水的配置过程,从品尝甜度分析,下面甜,是由于下面浓度大,更易理解光线弯曲,是因为介质不均匀,深刻体会,光沿直线传播需在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需在均匀介质中。
1、

冯村初中__马艳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通过实验观察,训练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2)组织通过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现象的解释,巩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皮影的观察,对进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
(2)通过完成世界上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最早记载——“小孔成像”实验,对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冯村初中__马艳
13、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而忽略了光的亮度、______等其它性质.
14、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
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15、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将发生“日全食”现象。如图5所示,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所示的位置。(填“甲”或“乙”)
16、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冯村初中__马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