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3节土地改革【学习目标】
1.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学习重点】土地改革的原因、时间和基本内容。【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基础部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原因: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发展,农民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2.时间:年。
3.内容: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
4.实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地主也有份地。
5.结果: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新人教版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准备了条件。要点部分
三、资料1:时任山西省委第一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材料2: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
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
26.9%。资料3: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结合材料说说各材料说明了什么?
(请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来进行分析)
拓展部分
四、请分析土地改革的内容,你认为此次土地改革有没有改变土地私有的性质?
为什么?
目标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A.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农业合作化C.掀起“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新人教版
2.我国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A.1949年B.1952年C.1950年D.1951年
3.土地改革是要改变()A.农民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土地私有制D.土地国有制
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A.消灭了地主阶级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5.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
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关于这各变化原因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新人教版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6.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敬爱的毛:……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的一封信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3)联系材料
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新人教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