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技巧(专题研讨)听、说、读、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让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教研组就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技巧进行了研讨。
首先,英语教研组的包组领导左主任发表了以下观点: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第三,要正确引导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
二、重视培养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内容不难但做起题目来没把握。问题就出在听力解题技巧不够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第一,听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消息。第二,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第三,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三、重视日常教学的听力训练提高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雍秀华:做好听后纠正工作听简单内容问题不会很大,但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我想老师应重听,也可让多听几遍,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切实做好听后纠正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听力。周海莎: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就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况下尽量把所听到的语言材料完全听懂,泛听指广泛地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和不同来源渠道的声音材料,在听力训练时,要力求做到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课上精听,课下泛听,精听抓“质”,泛听抓“量”。精听与泛听,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而在适当时期有效结合,听力水平就会大大提高。陈晓宁: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听力训练应贯彻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每周定时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听力训练,做到“常”听但不“长”听。多听在于经常听而不在于一时长时间地听,每次集中听半个小时较好,隔一定时间再听,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刘金平:听、说、读、写相结合①听:在听完一段录音材料后老师可以就所听内容提出问题,让回答,或引导进行课文复述,把听与说有机结合起来,以说促听。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②读:即大声朗读或快速限时默读。大声朗读可以使纠正自己的发音,提高朗读技巧,培养语感。限时快速默读可以扩大的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③写:即听写;是听力训练中要求较高的一种形式,教师可要求对所学材料的部分段落进行听写,平时既训练听的精确度及写的速度,又要培养他们拼写单词及遣词造句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高红: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陈晓宁: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听力理解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和课堂用语来提高的听力水平。把课前5分钟定Free Talk时间,可安排一名值日生讲述日常生活材料或有趣的事情。老师还可
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教师需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如课件、实物、图片、幻灯、录像、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等等多种方式,创造情景,把课堂变成一个交际的小舞台,把课本中对话、课文的角色分配给,让他们把自己体会到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和谐,使有轻松的学习心态,有趣的语言环境和积极的自我意识去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
马海燕:鼓励,形成习惯。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自主既是一种心理机制,也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存在和体现必须有群体关系的支持,包括同学之间的支持和教师的支持。同学的支持是指在课内课外的集体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学习;教师的支持不仅是给予关心、启发、诱导以及培养的自主意识。在合作型自主学习中,可以发展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协调互助和分工合作的能力。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习惯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要善于在培养学习策略的教学中摸索经验、探讨适合不同的策略培养模式,帮助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刘金平:引导,不断反思。反思是一条教育法则,有效的学习离不开反思。反思要突出反馈性、总结性与补救性特点。如考试后根据测试的结果或成绩进行自我评估,对“哪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势?
”、“语言表现有哪些进步?
”以及“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如他人?
”等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自主学习要求善于“深思”、“精思”,思考学习方法、思考知识的联系性。
综上所述,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实现其角色的转变,方可真正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把40分钟真正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主动中求发展!

专题研讨_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