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我的梦诗歌

497 坐标: 24719 目录:/zhong/
1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

中国梦我的梦诗歌: 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缺失:梦我的梦诗歌10679/16

中国计划实施存款保险制度 朝利率市场化进一步

据相关报道,中国计划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朝着更全面地废除利率管制又迈进了一步,同时也意味着在更为市场导向化的经济中,银行倒闭是被允许的.

据中国央行昨日晚间在其网站刊登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也就是说,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

该意见稿没有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将于何时实施,对于银行可能需支付的保费金额,也没有细节公布.公告中仅指出,这个限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14年12月30日前对该条例提出意见.

存款保险机制的推出等于取消了中国国有银行背后的政府担保,为政府解除存款利率管制铺平了道路,增加了资金的竞争性.此举可能加剧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短缺,随着存款流向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增加.

瑞穗证券亚洲驻香港的分析师jim antos在公告发布前表示,存款保险在所有发达银行市场是惯例做法,而且也是银行体系改革中最没有争议的措施之一.中国现在需要存款保险,因为大陆经济不够强劲,中小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的风险较大

存款保险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酝酿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渐行渐近.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由人民银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勾勒出了中国存保制度的大致轮廓.有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首先是参与机构范围.《意见稿》要求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从事存款吸收业务的金融机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均需加入存款保险.

其次是有限保险,这也是国际实践的主流模式.有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对部分类型的存款账户提供保障,在《意见稿》中,金融同业存款以及其他一些特定存款不在保险范围;二是只对限额以下的账户提供全额保障,限额以上部分的偿付,主要来自清算财产.目前《意见稿》规定的偿付限额为50万人民币.

第三是存保制度的组织形式.目前采取了操作上更为易行,也更简单的存款保险基金,而非常见的独立法人模式.

第四是保险费率的确定.《意见稿》提到,存保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两部分组成构成,根据国际实践,风险差别费率将根据投保机构经营状况和风险大小而有所差异.尽管《意见稿》并未列出具体的费率,但从其附件《存款保险知识专家问答》中的描述“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只是小比例地向金融机构收取保费,费率水平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存款保险制度起步时的水平和现行水平”,估计不会超过万分之五.

总体上看,《意见稿》综合参考了各国实践经验,是一个相对折中,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作为一项涉及基本风险制度重大的改革,显性存保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国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金融风险的显性化,为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相对于之前长期存在的隐性担保,显性存保制度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在于将的风险显性化,以提高经济主体对金融风险的认知,以及对风险的准确定价和配置.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时期,这点尤其重要.否则,经济主体忽视风险而只关注收益的结果,只会造成严重的风险错配,并在长期内积累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建立和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通过抑制银行风险的外溢,存保制度为问题银行的破产处置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此,存款保险制度通常也是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银行体系的竞争效率,以及降低银行准入门槛、推动民营银行发展等市场化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三、对银行经营而言,存保制度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其一,保费缴纳在短期内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成本,不过,从《意见稿》的文字推断其初始水平较低,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直接影响应该有限;其二,差别费率的设置,对银行可以形成正向的激励.但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经营不善的银行的成本,并进而导致存款结构以及银行相关业务的调整;第三,在长期内,当公众充分认识并接受存保制度之后,中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的声誉劣势有可能得到改善,有助于中小银行的竞争与发展.

第四,对广大储户而言,存保制度几乎没有直接影响.考虑到《意见稿》规定的受保障的账户类型较广,个人和企业存款都在覆盖范围.而在保障金额方面,按人民银行的估算,50万的保障限额已覆盖了99.5%以上的账户.这一金额,如果按家庭来匡算,其可以覆盖的范围应会更广,不受保障的风险很低.而从长远看,在存保制度推出之后,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完成,将会给储户带来更多、收益更高的选择.

当然,作为一项涉及整个行业的基础性改革,从《意见稿》的出台到存保制度的正式实施,还有许多相关工作有待完成.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密切关注,并在政策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预案,以确保实现该制度的平稳推进和有效运行.

加载更多
2大海的诗歌:海子诗歌欣赏

中国梦我的梦诗歌: 大海的诗歌:海子诗歌欣赏,缺失:中国梦我梦11523/16

《七月的大海》

老乡们,谁能在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

我们全都背叛自己的故乡

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

放下手中痛苦的诗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老乡们,他高过你们的粮仓

如果我中止述说,如果我意外地忘却了你

把我自己的故乡抛在一边

我连自己都放弃,更不会回到秋收,农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赶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地死亡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西川编海子的诗集,抒情短诗上篇编到86年底,其实从风格而言,86年底的一些作品,已经属于后期,比如这一首,它没有了早期诗歌晦涩难解的意象,内容更集中,内涵却更丰富,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

“海”略略难解,应该是人山人海之“海”吧,不过,这首诗里,“海”不是重要的意象.

“我们全都背叛自己的故乡”,沉痛的感悟!或许可以作双解,从精神层面而言,这个时代,就是背叛人类精神家园的时代!从现实而言,中国城乡割裂,从农村出来的学子,尤其是第一代从农村考入城市的学子,都很容易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或多或少算是背叛了他们的故乡,因为他们无可奈何或者心甘情愿选择漠视农村的痛苦!这种选择,其实就是在寻找“幸福”的借口下,放下了真理,放下了“手中的诗篇”!当寻找幸福成为一项“职业”,幸福的标准必然成为可见可触的房子汽车之类,再也没有“诗篇”的位置了.或者说,这是从现实出发,最终归结到对精神家园的可悲的背叛!

农民的粮仓确实被淹没在滔滔浊世之中.海子悲哀地意识到,自己同样无法再回归农村,回归到这片变得特别荒漠的土地,没有了诗意只有土豪的土地,曾经产生过如此多诗篇的土地,现在只是一片荒芜!回不去了,只有放弃,但现实的放弃,和精神的依恋,构成诗人诗意的痛苦.这和绝大多数人现实和精神的双重放弃毕竟不同!这不是背叛,这是痛苦的呐喊和反省!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简洁晓畅,充满张力和内蕴,只有灵魂深处的饱满,痛苦的饱满,才能迸发出如此富有感染力的诗句!读到这样的诗句,我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作为天才的海子,二十多年前就有了荒凉之感——那时候的中国,有多少人沉浸在改革的虚幻之中.到了八九年,看到血琳琳的现实,这种荒凉之感,才在有识之士群体里逐渐蔓延,到了今天,只要你还有良知,只要你还不肯麻木,你要你还没有成为砖家叫兽,你就无法不感到荒凉,这种发自灵魂深处而来的荒凉,还有什么比内心深处的荒凉,更富有诗意,更能催人泪下?!

加载更多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