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历史

661 坐标: 15502 目录:/zhong/

别只知道日本的幕府,近代史上中国的四大幕府更不得了!

想知道别只知道日本的幕府,近代史上中国的四大幕府更不得了! 陶澍(1779—1839),湖南安化人,清末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历任安徽巡抚,两江总

别只知道日本的幕府_近代史上中国的四大幕府更不得了_

督等职位,主要的功劳有大力督办海运,改革盐政中存在的积弊,兴修水利设施,还设立了义仓以救荒年饥饿百姓。 虽说陶澍没有经历过近代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但是后面同光中兴他同样功不可没。林则徐、贺长龄(左宗棠老师)兄弟、左宗棠、胡林翼、魏源这些后来重臣都受过他的栽培或举荐,连后来的曾国藩也受到了陶澍的影响。正是因为他的带动,湖南人才开始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最终人才济济走向鼎盛,为清王朝的“中兴”立下不世之功!

别只知道日本的幕府_近代史上中国的四大幕府更不得了_

二:曾国藩幕府 曾国藩(1811—1872),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历史上少有的“完人”,总之,加在他身上的光环太多了。 曾国藩最为人称道的是善于网罗人才而闻名于世,曾国藩幕府培养出来的人才中,后来做到巡抚、总督的有李鸿章、左宗棠、郭松焘、沈葆祯、丁日昌、唐训方、刘蓉、陈士杰等30余人;从曾国藩幕府出来的在政治、军事、科技、外交、学术方面有重要影响的人才有曾纪泽、薛福成、曾国荃、江忠源、罗泽南、容闳、李善兰、吴汝纶、华衡芳等人。

曾国藩搜罗人才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当时还没有人能与他相匹敌。而正是他收罗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将清王朝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并出现了短暂的“中兴”,这是他幕府的最大成功之处!

别只知道日本的幕府_近代史上中国的四大幕府更不得了_

三:李鸿章幕府 李鸿章(1823—1901),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一生建树颇多,争议最大。 李鸿章一生办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建立北洋海军。在这两件大事上,他手下聚集大批的幕僚组成了他的幕府。李鸿章幕府在近代晚清延续了40年之久,其中官至督抚者达20人,出任驻外使节者10余人。其中,比较有名有周馥、王凯泰、陈鼐、张佩纶,文案凌焕、吴汝纶、于式枚等人;洋务方面的干将有丁日昌、盛宣怀;实业家有朱其昂、唐廷枢、徐润、杨宗濂、杨宗瀚等人;外交人才应宝时、刘瑞芬、李凤苞、伍廷芳等。

正是李鸿章幕府的这些人才,构成了实力强大的淮系集团,使李鸿章成了晚清依重的柱石,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近代化。

别只知道日本的幕府_近代史上中国的四大幕府更不得了_

四:袁世凯幕府 袁世凯(1859—1916),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只要说到中国近代史,袁世凯是如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他是近代中国最具争议的人物,可以说他影响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治走向! 袁世凯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北洋新军和逼迫清帝退位,和平的完成了满清、中华民国两个政权的交接。办成这些大事,他手下也是网罗了大批的人才,组成强大的袁氏幕府,这些人才号称九才人、十策士、十五大将。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精选的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 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5、太平天国起义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6、洋务派的代表人: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7、对洋务派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后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曾国藩支持、左宗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9、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10、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炮长.
11、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主力,归李鸿章管辖.
12、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工艺学堂、军事学堂(船政学堂).


13、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失败.
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15、维新派宣传主张的行动:a、向皇帝上书;b、著书立说;c、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d、办学会;e、设学堂;f、办报纸.
16、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7、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18、戊戌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溪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2、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制订了一个学习日本的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
3、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建联合政府”.
4、邹容的《革命军》中阐述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5、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主要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6、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
7、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8、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的全国性政,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9、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和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述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1、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
12、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队举行广州起义,其中七十二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13、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举行武昌起义.
14、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标志着封建帝制结束.
15、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7、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组成国民.


18、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苏联红军在斯大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4、1922年7月,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


5、1925年1月,四大提出了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的明确主张.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1、五四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开始的.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2、《新青年》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3、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他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1920年11月,创办的《共产》标志着共产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了.


7、中国共产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改在了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
8、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的成立.
9、国民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0、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使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2、1927年8月1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反动统治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反动统治的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对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3、1927年9月,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4、1927年12月11日,广东省委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领导了广州起义.
5、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6、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战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7、在《反对本本主义》,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得马克思主义即思想的初步形成.
9、红军游击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10、遵义会议集中地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1936年10月,红
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2、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反对华北自治”、“打...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图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精选的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

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

原因。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

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

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1/11页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

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


1、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 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

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

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11页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

领导集团自身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

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3/11页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

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中饱、挥霍浪费等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

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

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 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4/11页
2、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

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

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

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

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5/1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