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shuimuyinji 坐标: 38265 目录:/yu/

第一板块:课内课外,自主预习预习单:


1.内容:“音”指课文中的多音字;“形”:指课文后面的会写字;“义”:指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2.预习方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预习。本单元开课之前,先用一天时间让预习,包括课堂和课下时间,课堂可以对的预习进行具体的指导。
3.呈现方式: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课为单位;一种是以板块为单位。
4.具体做法:

“音”: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一音一词。“形”:找每课会认字的形近字,每个会认字都要找(个别没有的除外),能找几个找几个。找出形近字后组词,本课会认字的组词以本课出现的词语为主。组词均为一字一词。“义”:需要查字典的词语来源有两个:一是课文后词语采集中的词语;二是自读课文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语。


5.对于课文写作背景与作者简介的查阅,以名家名著为主,教师可以给提示。

第一课时:以字词学习为主


1.以单元导读导入;
2.小组交流预习单:4号拿自己的预习单讲自己预习的收获,其余组员认真倾听。接着由
2、3号组员结合自己的预习单对4号预习单进行更正、补充;最后1号总结本组预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整理本组中的疑问等待集体交流。
3.班级展示。小组代表提出本组预习中的疑问,先请班级中其他同学解决。如果仍然解决不了,老师进行点拨、讲解。待展示完毕,老师可以根据展示情况进行重点内容的强调。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4.组织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达标。
5.批改: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放在课堂上,如果课堂上没有时间,就放在课下。组员的导学案先让小组长批改,小组长批改后,教师查阅的导学案,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小组长的批改情况,准备好反馈。最后,要用红笔在导学案上订正。第二课时:以整体感知课文为主


1.教师引领。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本单元中挑选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整体感知课文的范例,指导整体感知课文的具体方法。
2.剩余的几篇课文,带着导学案上“初读感知”中的问题边读课文,边解决问题。
3.班级展示:分课展示,一组一课,一课一人展示;展示以每组
3、4号为主,其余同学可对
3、4号同学的发言做出补充。补充时,本组优先,其他小组在后。


4.教师总结。第二板块:主题探究,精读感悟教学目标:以单元精读课文为例,结合本单元主题教学,品析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教学时间:通常安排为2—3课时。
1.导入。结合课文设计精彩导入语,衔接第一模块预习中的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2.精读感悟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本文的写作方法设计重点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法进行写法探究。小组分工: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组内交流部分:3号4号发言,2号补充,1号组长总结。如需班级展示,2号或3号同学展示,1号补充。几号同学回答问题,要根据问题的设计难度。对于内容的把握,一篇课文通常需设置3到4个大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中,突破文章难点的问题比如文章主题的探究,写法的指导等,可以在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展示,教师点拨。其他组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采用组内暗展,组内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巡视,随时引导,掌握学情。


3.巩固练习可结合主题探究部分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如果是与课文内容结合较紧的练习建议随精读部分穿插进行。若是针对文章写法的指导练习可在第二环节总结后单独训练。
4.推荐丛书同类型文章课外阅读,一般建议推荐2至3篇。课堂中一般选择一篇与课文内容或写法方面联系较紧的文章,推荐当堂学习,并针对内容提出问题,当堂完成。其余1到2篇课外阅读,我的做法是要求写出读书笔记1篇。笔记格式暂做统一要求:文章名字,精彩词语3—5个,精彩句子或感受深刻句子1—2句,我的感悟50字左右。

第三板块:组文联读,内化写法教学目标:通过对比阅读,或单篇阅读,提炼写作方法。第三课时(读书会)教学目标:以多种形式围绕单元主题展示读书成果,丰富积累。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要让明确读书会的展示流程及形式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2.准备展示时所需要的材料
3.各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
二、授课流程
(一)导入
(二)小组交流(补充、汇总、提炼)
(三)班级展示
1.可以讲故事,演故事
2.可以朗读赏析
3.做读书卡
4.读后感交流
5.做手抄报
(四)评出优秀小组进行奖励。
(五)教师总结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语文导学案操作流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