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吧

咏柳的古诗

Casey 坐标: 13124 目录:/yong/
1咏柳的古诗词读音 咏柳带拼音的古诗

咏柳的古诗: 咏柳的古诗词读音 咏柳带拼音的古诗,缺失:咏柳的古诗102203/3

精选的咏柳的古诗词读音 咏柳带拼音的古诗

《咏柳》古诗的拼音是:

yǒng liǔ

táng dài :hè zhī zhāng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ī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

bú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释义: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咏柳的古诗

贺知章写的那首古诗 咏柳 怎么读啊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的诗句加注音

《yǒngliǔ》

《咏柳》

táng·hè zhī zhāng

唐·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

碧玉妆成一树高,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不知细叶谁裁出,

e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的古诗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为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本诗采用总分的手法写柳:

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形容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再写到柳条(联想到垂垂下坠的柳叶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最后写柳叶(问柳叶是谁裁出),条序井然。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咏柳》这首诗怎么读?

《咏柳》

唐代: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ī shù g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译文:

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咏柳的古诗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柳

古诗《咏柳》整首的拼音是什么?

  • yǒng liǔ

    《咏 柳》

    táng hè zhī zhāng  

    唐· 贺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咏柳的古诗

  • 作者简介:

  1.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2.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

  3.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咏柳》译文:

  1.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

  2. 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3.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4.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 诗词赏析:

  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2.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采莲曲》

  3. 肃我成命,於昭黄祇,裘冕而祀,陟降在斯。——《唐禅社首乐章·太和》

  4.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人之军》

  5.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相和歌辞·采莲曲》

  6.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7.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唐禅社首乐章·太和》

  8.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董孝子黯复仇》

《绝句》《咏柳》的古诗怎样读

自己参考,断句吧。

七言绝句多以“四/三”音节成句,譬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云淡风轻/近午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

“月落乌啼/霜满天”等,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上二/下三”,其中“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以七言绝句来说,一般的通例则是“上四/下三”,其中“上四”一般可分为“上二/下二”,“下三”又可分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带拼音的古诗解释

yǒng liǔ

咏柳

táng hè zhī zhāng

唐 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ī shù gāo ,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咏柳:用诗词来赞美柳树。诗题一作《柳枝词》。

2。碧玉:形容柳树碧绿鲜嫩。

3。妆:装饰,打扮。

4。丝绦:丝带。这里形容柳条。

5。载:用剪子剪片状物。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古诗《咏柳》迟曰江山丽…全诗加拼音

《咏 柳》唐· 贺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句二首(其一) 杜甫

chí rì jiāng shān lì ,chūn fēng huā cǎo xiāng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ní róng fēi yàn zǐ ,shā nuǎn shuì yuān yāng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最新咏柳的古诗词读音 咏柳带拼音的古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有名的写景诗句咏柳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咏柳的古诗词读音 咏柳带拼音的古诗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有名的写景诗句咏柳

1、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

2、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3、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5、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6、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7、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8、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9、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刘长卿《新年作》

10、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1、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12、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3、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14、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15、草木也知愁(next88),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1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7、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1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19、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1、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22、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23、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24、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25、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姜夔《姑苏怀古》

2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7、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28、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29、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30、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31、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32、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3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34、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王沂孙《齐天乐·蝉》

35、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36、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7、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38、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39、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4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41、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王沂孙《眉妩·新月》

4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4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4、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5、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46、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7、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48、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49、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50、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51、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52、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5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54、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55、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56、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5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58、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59、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60、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6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62、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3、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64、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65、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6、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67、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6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69、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70、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最新有名的写景诗句咏柳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柳熙烈的写生簿权志龙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有名的写景诗句咏柳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柳熙烈的写生簿权志龙

bigbang 权志龙(gd)
据悉,权志龙gd在出演kbs综艺节目《柳熙烈的写生簿》时,原计划现场演唱三首新歌,但是《那xx》与《点燃吧》。但由于未通过审议,只演唱了《one of akind》与《missing you》,为此gd与yg公司杨贤硕都表示了遗憾。

杨社长说:电视台的审议非常严格。gd为了呈现给fans新曲而做了种种准备与练习,这样的结果真的非常可惜。

此外,gd在“写生簿”中将与同公司的2ne1成员孔敏智联合表演《missing you》。本期《柳熙烈的写生簿》节目北京时间19日晚23时15分播出。
展开全文

加载更多
2春天的古诗带解释 咏柳古诗带拼音

咏柳的古诗: 春天的古诗带解释 咏柳古诗带拼音,缺失:咏柳的古诗91915/3

精选的春天的古诗带解释 咏柳古诗带拼音

  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2,《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我们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3,《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4,《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

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

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

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7,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

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说“朝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

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

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丰富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

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

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8,王驾《雨晴》赏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

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喟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

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

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杜牧《江南春》有“千里莺啼绿映红”句,明代文学家杨慎评道:“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

  硬说应当改为“十里”才可听可见,岂不令人哭笑不得?

  9,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这首五言古诗的题目是《春思》,一望而知,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内心世界的诗篇。

按照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达习惯,大凡提到"春"字,一般都是语义双关的,其一,当然是指大自然的春天,其二,又可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

古时闺中女子每当春光明媚之际,其所思所想,自然是非出门在外的夫君莫属了。

唐代诗人中有不少是善写思妇诗的行家里手,而有关少妇思春这一题材也真的留下了不少传神之作。

如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形象而细腻地再现了一位原来无愁的"闺中少妇",因为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所以就把自己仔细地打扮了一番,登上高高的翠楼,去观赏外面的大好春光。

谁知,这一看不打紧,烂漫的春光却勾起了内心深处的"春思":后悔自己当初一个劲儿地鼓动丈夫到边关去建功立业,到头来,却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虚度了"青春"。

不过,由于《闺怨》是用当时最流行的七绝形式创作的,因而呈现出一种比较表层的世俗的审美情感和趋向,也就是说流于通俗,而李白的这首《春思》,虽然属于同一题材,但因为体裁不同,是用五言古诗写的,所以在感情的抒发上,更加显得曲折委婉,一唱三叹。

《闺怨》一看就是一首典型的唐诗,甚至毫无疑义是盛唐之作,而《春思》却给人以一种既古朴又隽秀的美感享受。

清朝乾隆皇帝对这首诗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古意却带秀色,体近齐梁。

"意思是说,从格调来说,与南朝齐梁间的民歌极为相似,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更多了几分含蓄与蕴藉,这种与《诗经》颇为相似的风格就是所谓的"古意"了。

不过,在修辞上还是非常讲究的,运用了不同的对偶句式,开头是一般的工整的对法,"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紧接着便精心构造了一联颇见功力的"流水对","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这种艺术上的考究与锤炼,就是乾隆皇帝所肯定的"秀色"了。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

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

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

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

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

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

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

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

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

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

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

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

  11,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是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

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

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

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

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

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

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

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

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

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

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

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

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转折传神。

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

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王士稹《花草蒙拾》云:“‘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两州’,正可互观。

‘双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

”这一评论告诉我们,文思新颖,也要有个限度。

正确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错误的了;美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丑的了。

象“双桨”两句,又是“别离船”,又是“一天烦恼”,惟恐说得不清楚,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因此反而难于被人接受。

所以《文心雕龙·定势篇》说:“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

”“巧”之与“怪”,相差也不过是一步而已。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

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

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

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这首词的整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

欧阳修《采桑子》云:“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作法相同,可以类比。

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

”这就是这三首词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

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

从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

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么可写的呢?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及至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

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

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

这好比我们去看一个多幕剧,到得晚了一点,走进剧场时,一幕很热闹的戏刚刚看了一点,就拉幕了,却不知道下面一幕内容如何,等到再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赶上了全剧中最精采的高潮部分。

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

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

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

  12,玉楼春·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赏析

  作者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别洛阳时,和亲友话别,内心凄凉。

在离筵上拟说归期,却又未语先咽。

“拟把“、“欲语“两词,蕴含了多少不忍说出的惜别之情。

然而作为一个理性的词人,别离之际虽然不免“春容惨咽“,但并没有沉溺于一已的离愁别绪而不能自拨,而是由已及人,将离别一事推向整个人世的共同主题。

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惧来的情感,与风花雪月无关。

因此,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一曲已经令人痛断肝肠了。

词在抒写离愁别绪这一主题方面不同凡响,有悲情凄凉,更有豪情纵横,寄寓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开端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在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

“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

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在“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在“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

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在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

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愕搅硕杂谡?鋈耸赖娜现?K?健叭松?允怯星槌铡闭撸?湃擞性啤疤?贤?椋?湎虏患扒椋?橹??樱??谖摇薄K?钥鲋芤迷谄洹掇シ绱驶啊分芯驮?倒?拔峁鄯缬辏?崂澜?剑?>醴缬杲?街?猓?鹩卸?嵝恼咴凇薄U庹?侨松??杂星槌眨??还赜诜缭拢??运怠叭松?允怯星槌眨?撕薏还胤缬朐隆薄4硕?渌涫抢砟钌系乃妓骱头词。

??率瞪先词峭腹?死砟畈鸥??錾钋橹?呀狻6?酥智槌赵蛴终?胧锥?渌?吹摹伴浊啊薄坝?铩钡氖谷吮?椅匮手?肭榘迪嗪粲ΑK?韵缕??四嗽弧袄敫枨夷??裸祝?磺?芙坛Υ缃帷保?儆衫砟钪械那槌罩匦路祷氐缴掀?拈浊盎氨鸬那槭隆!袄敫琛弊缘敝搁浊八?莩?睦氡鸬母枨???健胺?裸住闭撸??绨拙右住堆盍?Α匪??“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欧阳修《采桑子》组词前之《西湖念语》,亦云“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

盖如《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也。

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

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

在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

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1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不是首咏梅诗,借梅抒怀,以梅自喻。

“争春”,原指春天群花怒放,这里会使人想起社会上献媚取宠的丑行;“妒”,则指嫉妒,也使人想起朝廷上的嫉贤害能。

词人以拟人化手法写梅花与群芳,花人合一,寄兴深永,是咏物词中不事多得的佳作。

最新春天的古诗带解释 咏柳古诗带拼音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古诗里的春天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春天的古诗带解释 咏柳古诗带拼音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古诗里的春天

草长莺飞,拂堤杨柳,古诗里的春天,除了美,还有绝美。

古诗里的春天,美在大景和小景的结合。“绿柳才黄半未匀”“一枝红杏出墙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是啊,那刚萌发的绿柳,才刚变成极嫩的黄绿色,还并没有完全的变绿。那一枝红杏是多么突出,夺人眼球。大江碧波浩荡,鸟白色的羽毛划过江面,那穿上绿衣裳的大山和那红得胜火的花朵,绝对是惊艳!正是因为有这绿柳,有这红杏和这将要燃烧的花朵。才让这春天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五彩斑斓。

古诗里的春天,美在动静的交融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去朋友家里玩,光欣赏这些繁多的美丽的桃花,就已经够满足了,但这桃花还把飞舞的蝴蝶和黄莺都吸引了过来,蝴蝶飞舞,黄莺啼叫,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读这首诗,一幅图画便会浮现在你眼前:江南早春二月,草木萌发,黄莺飞舞,拂堤杨柳,这一切醉在烟雾一般的春作文色里。儿童放学归来很早,趁着有东风,他们又蹦又跳地放起了纸鸢,各种各样的纸鸢,飞翔在蔚蓝的晴空里。“蛱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一场春雨过后,院子里的花都纷纷被打落,我不由得有一种伤心之情,这时我看见蝴蝶都飞到了邻家,于是我登门拜访,去寻找新的春色。静态物象,融于动态,使春色生动盎然,情趣横生。

古诗里的春天,美在动情的遐想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下着牛毛细雨,路上行人都看起来有些伤感,他们可能在思念远方的家人,祭奠他们已经去世的亲人们,这份惆怅多么令人断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美丽的桃花依旧还在,可我依恋的美人却不知去向,不免让人发出一种伤感之情。

“诗家清景在新春”!是啊,诗人们在春天抒发的是一种快乐、好奇的心情。古诗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精粹!我们要手捧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让我们从小就受到古诗芳香的熏陶,传承并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最新古诗里的春天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春天里的玫红色,人比花娇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古诗里的春天

喜欢玫红色的娇而不艳,春天里最美的一抹色彩。准备好你的玫红色小外套,来迎接春天吧。温暖而舒适,人比花娇。

穿衣打扮,尽在唯美图片(www.wmtp.net)。

加载更多
3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有哪些

咏柳的古诗: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有哪些,缺失:咏柳的古诗21032/3

精选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有哪些?

1、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秋中雨田园即事(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13、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4、淇上田园即事(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15、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6、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7、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田园作①(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追问

谢谢

追答

不客气

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

王维的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龙。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来几首孟浩然的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耶溪泛舟」孟浩然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武陵泛舟」孟浩然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田园作」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

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

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

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

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

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再者,也...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有哪些?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

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

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

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

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

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

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

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所阻,船只一般是不能航行万里的。

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是何等的开阔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关于田野的诗句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终南山 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别业 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


1,《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3,《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5,《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6,《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翻译】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7,《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翻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大雁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8,《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9,《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翻译】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有哪些

1、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释义: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2、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田家行唐代:王建释义:虽然气炎热,此时的麦风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在村中的屋檐下,妇女们正忙着用缲车缫丝,缲车上发出一阵阵倾细的声音。

3、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田家三首唐代:柳宗元释义: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5、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唐代:白居易释义: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6、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释义: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

7、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题农父庐舍唐代:丘为释义: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8、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赠从弟冽唐代:李白释义:太阳一出,布谷鸟欢鸣,田家开始锄地犁田。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宋代:翁卷释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释义: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泛若耶溪》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3、《青溪》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4、《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6、《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1、《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3、《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7、《杭州春望》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18、《南湖早春》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19、《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0、《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关于田野的古诗


1、《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13、《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4、《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15、《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6、《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 唐·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7、《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田园作》 唐·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唐·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2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22、《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23、《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4、《新晴野》一作晚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5、《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6、《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7、《归园田居其二》 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8、《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0、《新凉》 宋·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秋雨打着她们的脸。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

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于是薄暮。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金。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秋天,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果树,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到处都是瓜果遍地!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金。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秋天,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果树,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到处都是瓜果遍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一年好时节!秋雨打着她们的脸。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

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于是薄暮。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 回归在秋天 天凉了,谁提醒我添件衣裳...乡村的秋天的景色很是美丽。

衰草瑟瑟,黄叶纷飞,很有一种诗意的韵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来临了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

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是否喝了过量的酒,红的像一团火似的。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着头弯着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半空中,排着“人”字形的雁群,高兴的唱着歌,告别人们,向天边慢慢飞去...... 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

看,那菊花,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旺盛!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 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扬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好象是几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虽然寒霜降临,可青松爷爷还穿着碧绿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

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指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通通的海棠把树枝都压弯了。

关于田园风的古诗词

1、《绝句二首》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宋·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唐·李白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1、水乡田园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园美不胜收!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一定让你留恋忘返。

这也难怪东晋着名隐士陶渊明放弃好好的官不做,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2、田园的清晨是那样的美丽,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草儿喝着露珠的甘,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幸福的歌,睡眼朦胧的麦芽,被一颗颗轻柔的醒,经过农民朋友的细细修整浇、施肥、锄草,它们一双双嫩嫩的小手,打着欢快的节,开始抑扬顿挫地朗读风。

3、望着天空,望着游走的云朵,望着路边的景物,任思想海阔天空的奔驰,让疲惫的心在这片净地休憩。

活着不能活得太清醒,偶尔放纵一下思想的自由,也未尝不可。

4、我挎着小竹篮,哼唱着小曲,穿梭在果树之间。

突然,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闯入了我的眼帘。

眨眼间的功夫,它就躺在了我的手心中。

它就像一颗红宝石光彩夺目,而且还散发着诱人的的香味。

我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咕噜咕噜地叫了。

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在身上擦了两下,就咬了一大口,甜美的苹果汁直冲我的喉咙。

5、午饭后,雨停了,天空也稍见明亮。

微风轻拂,夏天特有的凉意也徐徐而来。

暑日清凉兴奋着万物,花呀草呀庄稼呀,都渐渐挺直了身腰,天地间的精灵也活跃起来了,尘世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6、炎热的夏天来了,热得小泥鳅在水沟里乱窜,田园里鹅黄嫩绿,远看像一片树林,又像一片草地,带给人们凉爽。

田里的小青蛙呱呱地拼命叫喊,小黄瓜也攀上了棚架,像一个个孩子在荡秋千。

7、一夜之间,站立的稻子都睡在了地上,像铺了一层地毯。

田野变得非常宽广。

又过了几天,睡在地上的稻子不见了,田野变成了一片绿色。

呀,原来是绿油油的麦苗,多像一株株葱绿的小草啊。

麦叶又细又长,又柔又嫩,他们吮吸着晶莹的雨露,争先恐后地生长,好像在比谁长得最高,长得最快。

8、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

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

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了枝头。

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

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

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

9、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在吃晚饭的情景。

它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起,汇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10、山坡下的房子虽然矮小,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有一家屋顶上炊烟缕缕升起,好像一条白龙朝天飞去,哦,原来是有农家在做饭呢

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有哪些


1、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释义: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2、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田家行 唐代:王建 释义:虽然气炎热,此时的麦风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在村中的屋檐下,妇女们正忙着用缲车缫丝,缲车上发出一阵阵倾细的声音。


3、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田家三首 唐代:柳宗元 释义: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5、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释义: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6、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释义: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


7、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题农父庐舍 唐代:丘为 释义: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8、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赠从弟冽 唐代:李白 释义:太阳一出,布谷鸟欢鸣,田家开始锄地犁田。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释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释义: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

加载更多
  • 对自我介绍描述的古诗

  •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古诗词有哪些

  • 唐代诗人杜甫写的古诗

  • 中的古诗词三首都描写了什么表达了孩

  • 有关荷花的古诗

  • 关于风筝的古诗

  • 形容房屋的古诗词

  • 适合学校食堂的古诗和名言

  • 关于云南的古诗词有哪些

  • 有没有描写心境的古诗词

  • 关于普陀山的古诗词有哪些

  • 写朋友的古诗词

  • 关于元旦的古诗有哪些

  • 关于祝福新生儿女的古诗有哪些

  • 含有柳字的古诗名句

  • 赞美春天的古诗

  • 有关儿童的古诗

  • 求带君字的古诗词要经典的

  • 一到六年级学过的古诗有哪些

  • 有没有形容陌生人对人友好的古文或者诗句

  • 形容师傅的古诗词

  • 求一些表示心情好的古诗句子谢谢

  • 包含琳字的古诗词

  • 带题目秋天的古诗词大全

  • 初中生中带月字的古诗

  • 关于贺新年的古诗词

  • 咏柳的古诗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