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西风胡杨【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基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设计理念】创设问题情境,组织的探索活动,让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自主识字,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
3、4自然段中的一段。
4、帮助学会质疑。【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准备: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资料,搜集一些胡杨林的图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出示胡杨图片)有一种树,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他就是胡杨,它就是生活在沙漠中、生活在烈烈西风中的胡杨。(板书课题)
二、初识胡杨,了解特点(齐读课题,引导质疑。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我总希望同学们带着问题,那么读了课题后,你想带着什么问题走进课文呢?
鼓励敢于发问的,梳理有价值的问题。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胡杨是一种什么样的树?
胡杨有什么特点?
……)
(一)交流资料,谈谈自己心中的胡杨。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胡杨。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字词,并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
2、检测生字词识记、理解词语情况。
3、检测读书成果。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在课后练习的指导下,围绕课文内容质疑、解疑。
(3)总结质疑、解疑方法。教师小结:读书时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对我们深入地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三、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西风胡杨”的赞美)(一)借助媒体,了解胡杨生存环境。课件1:(胡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孤独守望的情景)教师解说:塔里木盆地是一个风沙主宰的世界。极度的干旱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地球上最荒凉的角落。胡杨却以自己的方式在这里演绎着生命的神奇。
这就是胡杨的生存环境,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介绍。课件2:胡杨,秋天最美的树……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看了作者的介绍,你想对作者问点什么?
预设:作者在这一段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胡杨只生在沙漠?
指导朗读: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抓住文中数字,知道胡杨是一种古老的、只生在沙漠树种,而且大部分生活在我国的塔里木。补充:其实胡杨并非只生在沙漠,相当一部分生活在河边与戈壁滩,因为环境的变迁才出现今天的结局。)
(一)品词品句,感悟胡杨品格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阅读,发现特点。课件3:“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看到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会引发你怎样的疑问呢?
请你对作者发问。
1、自由汇报,结合资料理解“西域文明、塔里木、罗布泊、楼兰、龟兹”等词语。指导读出西域曾经的繁华。
2、因为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所以胡杨哭了,因为河水在骤减,所以……因为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所以……因为怕人类忘记了胡杨,所以……因为担心人类重温噩梦,所以……
3、指导朗读,读出胡杨的哭泣、读出胡杨的担心。课件10补充资料: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近30年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加,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三、深情朗读,唤醒良知引入:我就在想,胡杨怎么会哭呢?
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自由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读出什么问题。
预设:作者连用三个“祈求”到底在祈求什么?
1、祈求老天,为胡杨降下一滴雨水;祈求胡杨,再坚持几十年;祈求人类,增强环保意识。
2、现在,咱们走出课本思考,作者祈求上苍,有用吗?
请你想想沙漠残酷的生活环境;作者祈求胡杨,有用吗?
胡杨的命运可是被人类掌控;所以,作者祈求人类,那么我们可以为胡杨做点什么呢?
3、交流后,指导情感朗读“然而我坚信:……”
4、是啊,当唤祈盼醒人类的良知,改善了胡杨的生存环境,终会感动上苍,请同学们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二、读写结合,呼唤良知面对胡杨现在的生存环境,你一定有很多想法,请你写一写。板书设计9 西风胡杨守望祈盼人类唤醒良知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