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大学,90后的我也已经成年了,也已经至少度过了人生的四分之一,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我知道自己的路。我相信自己足够成熟,我确信自己不再要督促。别再用过去20年的旧思维来干扰我的思想,别再用旧社会的度量尺来评判我的行径。放开紧握的手才是你们正确的选择,让我自己走,让我自己尝试自己的路,相信时间确实会检验一切,这也是我诞生到这个世界上近二十万个小时以来最大的期盼与祈愿。

(一)90后的我也已经成年了 初夏夜,天气还是很热。在回家的路途上,父母又开始了长达一路的口诛笔伐。又是那套言之凿凿,语重心长的劝导与教育,让至少听了20虚年的我一阵天旋地转,头昏脑胀。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的翻来覆去,不由得让我心中产生了几分不耐与烦躁。其实我也清楚,论起心中的不满,也是不应该的。无论是于孝于理于情而言,但是不得不...
初夏夜,天气还是很热。在回家的路途上,父母又开始了长达一路的口诛笔伐。又是那套言之凿凿,语重心长的劝导与教育,让至少听了20虚年的我一阵天旋地转,头昏脑胀。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的翻来覆去,不由得让我心中产生了几分不耐与烦躁。 其实我也清楚,论起心中的不满,也是不应该的。无论是于孝于理于情而言,但是不得不说90后的“伤痛”,真的是难以倾诉。
我的祖上是农田里的农民,大字不识一箩筐,到了祖父那一辈似乎还行过乞讨。再到了爷爷这一辈,学了打铁的手艺,家中生计才有所起色。家父为了跳出农门,为了光耀门楣,为了不辜负上一辈的殷勤教育,卖力供读,一门心思的想考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子——大。 也是不负所望,学业有成,父亲经历过学潮风波等一些风风雨雨也算顺顺当当的光耀了门楣。入驻大学,成为了文学社社长,参与运动,风雨飘摇。然后毕业之后开始了父亲政治人生的旅途,又是几经波折,偶然与必然,父亲也做到了至今这个比较满意的位置。当然,比上不足,咱比下总是有余,在家父的那一辈,父亲也确实是很有出息了。
于是如此,到了我们这一辈,我这样生存在和平年代,生存在小康甚至是富庶家境的一辈,往往就会出现很多微妙的伤感。 父辈总喜欢将子辈互相比较,但是更多的却是在心中与自己比较。与父亲相比,论文采,吾愧不如;论学识,吾愧不如;论努力,吾愧不如,一较三不如,那么人生何如也?于是,父辈总是叹中有怨,怨中有凄。恐教子无方,恐后继无人,恐家道中落。
将自己的一方愁闷作为90后世界的缩影,父辈在跨越了穷与富的年代,总会有无数的子辈们有着与我一样的忧郁。从儿时到弱冠,无数的栽培导师无数次一声声的叹息,“可惜不够努力,不然……” 够了,可笑!!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论,我貌恭但心不平。望着父辈对考试失利的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的忧郁。我的心中总是有一抹难以平静的激流,时而潮涌时而咆哮。但是,每一次都没有鼓起那鱼死网破的勇气与决心,吐露心中所想,一次有一次的按耐住心中的风暴。
牛顿做小板凳的故事,爱迪生万试成灯,王羲之墨染池缸……他,他,他还有他!告诉了我们努力才能有成就,天赋不够不要紧,笨鸟先飞是王道。可是,我想问,也想有人作答,谁能告诉我“会努力”这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呢。如果说人的天分分为显性与隐性,那么“肯努力”、“会努力”,这难道不是最逆天的隐性天赋吗?有的人,无法聚神两刻钟,有的人却能聚神凝视数小时而色不变。那么,这仅仅是,你还不够努力就能简单而又笼统的概括的吗?
与父辈争论时没有好结果的,至少,我用了实践来检验了这句话的真伪。歪门邪道、得过且过、玩物丧志这是从父辈里很容易得来的批斗。因为,在他们眼中看来,这种可笑的解释完全不能够掩盖你不够努力的事实,他们也会认为,在今后一些你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出现时,你将会懂得他们所说的一切。 很中肯,太中肯了。说的很对。但是我还是要说,能不能别说废话。能不能不要来个万金油式的劝导或是教训。就好比是,当你一次摔倒了,爬了起来继续跑,然后又摔了一跤,然后父辈再告诉了你这个教训,说了叫你别摔倒,你还摔一样。为什么你考试失利了?我说过了,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为什么人家都能做到的事情你却做不到?我说过了,是你不够努力;为什么你
四、六级如此难过,为什么你的考研如此之难?我说过了,是你不够努力。不信?今后的日子走着瞧?以后你会懂得。
这是什么语法?这是什么句式?有道理。无论什么事遇到了挫折,至少在我们这一辈上,是万能钥匙,是万金油,但是,油得发腻,恶心。但是,百行孝为先,你是父辈,你是祖辈,我忍,我再忍,承受不了跳楼。承受住了,那就是神龟。 我有自己想走的路,哪怕是我将来的成就不如你。 这是我一直以来埋在心中的一句话。想必也是众多90后的心声。为什么我一定要比你出彩,为什么我一定要走向你设定的道路,为什么我总是要周而复始的浪费我的青春,浪费我的细胞,浪费我的灵魂,来去消化,去承受众多学业、家业上的沉重,而且,卖力得来的却总是,你还不够努力,这样万金油一样的废话,空话,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屁话。
父辈们总会循循善诱的劝导你,成绩在中国是一道门槛,学业的成就直接与就业挂钩。那么,我想说,能不能别用中国式教育这个失败至极的模板来对我等实行这样或那样相配套的措施呢。明知道是教育的失败,却又要迎合,这不是恶性循环,助纣为虐吗? 好吧,我不想逆行倒施,也不想讨论国家的大事,不想评论和国家,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深浅,我还不够讨论到那种层面,我只是一个芸芸众生。我不喜欢大放厥词,大骂社会黑暗,也不喜欢屈身逢迎大赞国民和谐。我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而已。
如果我热爱音乐,我相信学了16年的音乐,我能成为优秀的音乐家。 如果我热爱舞蹈,我相信学了16年的舞蹈,我能成为优秀的舞者。 如果我热爱绘画,我相信学了16年的绘画,我能成为优秀的画家。 如果我热爱计算机,我也相信学了16年的计算机,我能成为盖茨第二。 可是,我学了16年的语文、数学、思想政治,以及4年物理,4年化学,3年的地理,学的死去活来,考的遍体鳞伤,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学到了什么。苦心孤诣,换来的,却是一句,你还不够努力。
呵呵,如果我死了,想必一定死不瞑目。 来到了大学,90后的我也已经成年了,也已经至少度过了人生的四分之一,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我知道自己的路。我相信自己足够成熟,我确信自己不再要督促。别再用过去20年的旧思维来干扰我的思想,别再用旧社会的度量尺来评判我的行径。放开紧握的手才是你们正确的选择,让我自己走,让我自己尝试自己的路,相信时间确实会检验一切,这也是我诞生到这个世界上近二十万个小时以来最大的期盼与祈愿。
(二)既然还年轻那么就多多把握友谊吧 记得思修老师第一节课上说的,生日那天不能说是满20岁了,如果说昨天我还在逃避,那么今天我已经无法去逃避了,古人云: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大人。虽然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成年是18岁,但那时正值高中的我们如何能真正成熟的担当起众多的责任,现在进入大学的我们就应该完全是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
从小到大我最讨厌的总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想有个人陪着我,感谢每一个曾经陪伴过我的朋友们,其实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情感是不用说出来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代表全部,而现在我或许是受某人的影响,才发现有些情感你不说出来就没有人会知道,既然上帝给予了我们语言,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语言来诠释些什么。初中的时候和犀牛手拉手去上学,两个男生就这样手牵手的走在街上,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很2,但这的确是很真挚的友谊,是很多年后也能津津乐道的情感。高中的时候的cc、头哥像连体婴儿样吃饭、上厕所全都一起,高三cc走了以后那段时间干什么都那么的不习惯。在南坪贝贝亲戚家,和搓、cc一起睡一张床。复读的时候,即使只是能一起从楼上走到楼下,也要等到和三毛一起。晚上和路子、李维推着自行车一边聊天一边慢步回家。每天下午先回家吃饭,再出来陪PP、二宝几个小学同学吃饭,每节下课在2楼的楼梯间听桦哥说他那些甜蜜。才开学的那个夜晚,在马路边嘉男给我说的那番话,突然觉得她好高大,即使一直把她当做小女生,真的说的我好奋进。
昨天真的很高兴,真的收到好多礼物,但我最看重的只是某人凌晨一点27分发的生日快乐4个字,并后悔当时已经睡着了,没有及时回复,复读那一年真的很压抑,真的很感谢你在进入大学后带给我的那么多欢乐。不过我还是真心的感谢每一位送给我祝福的人(除了头哥,我表示有点鄙视他),这个生日真的很欢喜,很久没看到我们颖哥哥了,也是第一次和JJ、偶像在荣昌以外的地方喝酒,虽然很多人因为开学了,没有来,但你们的祝福我都收到了,谢谢你们!
一直都是个特别感性的人,既然还年轻那么就多多把握友谊吧,既然有人需要友情,那么它就必须浓烈起来的,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那么你总会愿意看见她笑,我想也不应该在意她是不是为了你笑。 20岁了,我应该学会看淡很多,可以等待别人,但不能让别人等待;可以冷漠,但不能冷血! 关键词:情感日志,心情日志 文章由笑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