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长阳一中田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深入文本,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能力目标: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培养进一步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热爱诗歌的热情,在喜爱诗歌的同时,能够美诗美读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人深厚的内在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准确把握诗人激愤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感受这种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与鉴赏相结合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学习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今年2月23日,由人气指数最高的话剧演员濮存昕再次主演的话剧《李白》在台湾上演,最近一个月正在台湾巡回演出,新闻媒体称“座无虚席,人气爆棚,观众直呼感动”。这两张照片就是话剧中的李白,一个失意的李白,一个与酒共舞的李白!话剧第五场中有一个精彩片段:安史之乱后,李白被流放至夜郎,行至长江边,听到一个孩童背诵他几年前的诗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是百感交集,但当孩童问他何为万古愁时,他却只有无言的悲戚!他的愁之深,愁之切,我们也许可以从他这一时段的诗歌里找到原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将进酒》,去看看那是怎样一个失意的李白,怎样一个有着万古愁的李白!
二、出示“学习目标”深入文本,反复诵读,体悟作者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
三、学习环节
(一)初读——感知文本(6分钟)
1、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专注地朗读全诗。

田灿教学设计
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通文义
3、初步把握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2、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儿老师请你从字音、节奏、情感基调等方面来点评。生点评。师出示字音。你觉得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
这两位同学读的好不好,评论的恰当与否,我们在深入了解诗人,深入作品,把握诗人的情感以后再来评价。
(二)解读——解析文本(12分钟)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内心更显得丰富。经过早自习的预习和刚才的初读,你从《将进酒》中读到了酒后李白怎样的内心情感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个人一个小组,结合具体诗句,自主地探究、合作交流你读到的那个李白。
1、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归纳李白的内心情感。
生回答,师板书。(悲伤、自信、洒脱、狂放、愤激、万古愁)预设提示:悲伤-悲什么?
(人生苦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人生苦短的悲?
(朝暮)还悲什么?
(时光易逝)用什么来比喻?
(黄河之水)列举历来文人以水来比喻时光易逝的诗句。从空间和时间上的夸张,是巨人式的感伤。洒脱、自信-直接表情感的字?
(欢)因为什么欢?
(朋友聚会,纵酒高歌,知己共谋一醉)纵酒到何
种地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狂放-一场盛宴,绝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
酒要一壶乎,两壶乎?
”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没酒了,反客为主,让主人用名贵的马,皮衣换酒!并且“呼儿,与尔”,口气极为狂放!多痛快的酒宴,多豪壮的诗句,多豪放的诗人!夸张的手法
寂寞、愤激-为何寂寞?
(被权贵排挤,怀才不遇。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现在碌碌之辈反而居高位,心里自然不平了。)古来圣贤,为何单举陈王?
(陈王和自己有相似经历,同情陈王,替陈王鸣不平,也抒自己怀才不遇不平之气)万古愁-愁什么(愁人生短暂,愁怀才不遇))为何是万古愁?
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如此之愁?
(屈原、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所以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结。
大家从诗中读出了李白如此丰富的内心,也看到了酒后的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展示情感变化图)时而悲、时而欢、时而狂、时而愤,各种情感交织成了万古的愁情。
2、那哪些诗句是李白的酒后真言?
究竟哪一种情感是李白此时内心最真实的反映?
读诗,要知人论世。请同学们结合学案中李白的人生经历思考,然后告诉我你的理解。

田灿教学设计
生自由读。回答。预设:悲---仅仅是悲吗?还有什么?
(愤)为什么愁---因什么而愁?
(因怀才不遇而愁)愤激明确:从李白的主要经历,我们知道李白一开始就抱定了“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和抱负,但是直到52岁写这首诗时,他仅一次受人举荐,还被雪藏,42岁好不容易征召入京,但也只是一个御用文人,还被权贵排挤,只好请求赐金放还。满腹的诗书才华没有用武之地,而碌碌之辈反居高位,心理怎能平衡?
溢满了不平之气。(引导说)
他愤激人已暮年还未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所以悲从中来,悲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既然短暂,那朋友聚会,就更当寻乐,一醉方休;因愤激自己天生有用之才至今没重用,才大呼“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愤激才替古来圣贤、及陈王鸣不平。金樽里盛的都是苦酒,须尽欢,不愿醒背后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所以豪放只是外壳,是李白性格所致;愤激才是内核,是其思想和人生经历所致。越狂放,表明内心的悲愤越深沉。多媒体“愤激之情”
因此我们读李白,不仅要读到那个乐观、自信、豪放的李白,更要读到那个苦闷、愤激,有着万古愁的李白,那个心里永远装着苍生社稷的李白!板书“悲壮”
(三)美读—品味文本(15分钟)
1、此时这样一个悲壮、愤激的李白站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已经和他在情感上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情感,还需要反复地诵读。指明之前那个读,问:你第一遍已经读的很好了,根据你刚才的理解,你觉得还有哪里现在可以读得更好?
生读
2、我们再来一起欣赏濮存昕先生的朗诵,他演李白整整演了20年,几乎与诗人融为了一体。同学们边听边感受李白此时复杂的心情,可以跟读。
3、濮存昕先生读得好不好?
(好)好在准确把握了情诗人情感,读出了情感的跌宕起伏。你认为他把一李白内心的哪种情感读的最好?
是怎么读的?
(语调、节奏、重音)生评哪一句读得好。或再展示那一句,或全班齐读、或男生读。
总结多媒体展示语调升与降语气轻与重停顿长与短节奏快与慢透心境,传情感

田灿教学设计
4、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好的朗读,要眼前有形象、心中有情感、口中有起伏。两个互读互评,读出酒后李白情感的大起大落。
5、此刻,你不是你,你就是那个豪放飘逸,激愤悲壮的李白,我们一起用心走进李白的内心,大声地朗诵全诗!
(四)悟读——拓展文本(5分钟)诵读是一门学问,好的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也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我相信刚才的吟诵让我们和李白在情感上达到了真正的共鸣。李白不仅在这一首诗里表露他这种愤激愁苦的心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他另外一首诗《行路难》。请大家齐读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怎样读?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行路难》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分析并朗读相应诗句。欢乐—苦闷、愤激—茫然—希望—苦闷—乐观中的愤激因为赐金放还,所以心情苦闷,但是他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强烈自信的背后同样隐藏着诗人苦闷、愤激的内心。
结束语(1分钟):所以李白的愁由来已久,不是一己之愁,一时之愁,一事之愁。他一生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想和屈原一样上下求索,但又天生飘逸若仙、恃才狂放。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矛盾思想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我想,这也是他能够如此仙风道骨的原因之一吧!也正是因为这,才有他那连三百杯都销不了的愤激和万古的愁!
最后请大家再次大声地吟诵全诗,再次感受诗人酒后的狂言与真言,与李白共谋一醉。

田灿教学设计
